秉承百年鹽倉的鹽麴串燒店
老屋,不應該僅僅以外表來定義,即使它陳舊荒廢,但在歷史與生活的意義,更勝於房子的價值,這些意義為後人描繪了過去與當代的生活。位於彰化車站附近的這棟老屋,其前身可追溯至日治時期,曾作為木材切割廠、麵粉廠、鹽倉等多種用途。現今,這裡成為糀殿塩麴串燒店的所在地,由創辦人劉淑瓊進駐。淑瓊對老屋情有獨鍾,認為這棟建築的靈魂是經過歲月洗禮的老建材與斑駁印記,她希望藉由開店,讓更多人看到老屋的獨特魅力。
「當時也很掙扎,修復要花很多錢,本來想找一個現成的房子,但覺得這棟建築可以讓更多人看到它的故事。」即使修復費用超出預期,淑瓊依然願意付出心力整理,因為她相信這棟老屋有存在的價值。
整修的過程中並沒有改變太多格局,雖然梁柱大致保持完好,但窗框的木材多已纖維化,特別的是牆壁上的紅磚覆蓋著鹽的結晶,這些結晶因長時間的濕氣而形成,在潮濕季節更為顯著,像朵朵綻放的花朵。「這證明著它 ( 建築 ) 還在呼吸,還活著,生命力告訴你我在這裡。」談到這裡淑瓊興奮的說,這是大自然的力量,也是老屋的自然面貌。
老屋是活生生的,同時它也會說故事,淑瓊在整理時發現一本記帳本,裡面記錄著這間店鋪的貨款項目,她將這座老屋的故事,逐步紀錄整理並陳列成一個展示空間,讓來店的客人能更了解這裡的歷史。
糀殿塩麴串燒店以鹽麴的天然風味為美食注入健康元素,雖然座位數不多,但強調舒適,讓客人能夠悠閒地享受空間和食物。未來,淑瓊希望店內能新增一個讀書會活動,進一步豐富店內文化氛圍,讓更多人能在這裡感受到老屋的獨特魅力,糀殿不僅是一家餐廳,更是一處讓人們體驗歷史與現代交融的場所,見證老屋在現代生活中的新樣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