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若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狀態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土埆厝

再造老屋記憶,連結社區新亮點

土埆厝
基本資訊
  • 地址:彰化縣和美鎮還社里孝義路405號
  • 建物相關位置圖:
建物相關位置圖
  • 開放時間:週六、週日10:00-17:00 其餘平日開放時間以粉絲專頁公告為主
  • 建築年份:1955年年
  • 建築材料:土埆厝建築
  • 建築特色:
  • 建屋現況:保存良好
  • 原使用方式:住宅
  • 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01BearCafe/
  • 土地使用分區:
  • 補助類別:小型修繕類
  • 資料來源:2018老屋點燈
商店資訊
老屋故事

「大夥合力蓋新房,舂土擠壓疊成牆。不用水泥不用磚,就怕雨打成泥漿。」劉興欽

這裡以前是我們家的客廳,現在沒在用的,但我想讓更多人知道,這個房子是土埆厝,林義雄站在剛修好的老房子前這麼說著。

在和美的還社社區裡,如同一般的社區一樣,有新房子也有舊房子,比較難得的是,除了一般磚造三合院外,還保有幾間的台灣早期的土埆厝,紀錄著過去與現在的建築樣式變化以及早期材料的不同,當然,還有居住者深深地記憶。

土埆厝為台灣農村特色建築,是利用土埆磚交錯疊砌成牆面,以牆為建物主體的建築物,早期一般農村人家因為貧困而就地取材以泥土和稻草等攪拌混和,之後用牛或人力在泥草混合物上踩踏使其均勻,再將軟泥挖出裝到木框中,以木片或竹片間隔,待其乾燥成土埆磚來堆砌成牆面,有些外牆會塗抹石灰做修飾,再以木頭為支架並鋪上茅草或瓦片來完成屋頂,建築工法特別且環保,其優點為冬暖夏涼且隔熱性佳,能夠調節氣溫。

在還沒開始維修老房子前,林義雄就已經規劃個貨櫃咖啡館在幾間土埆厝中間,用著家族的居住空間以及記憶,打造著休閒的空間,一邊經營咖啡館,一邊守護著這個老房子。

開始維修老房子之後許多的記憶也紛紛被翻了出來,從阿公、父親到這一代,小孩在屋子間的奔跑、大人在客廳的談話,夏天的悶熱、冬天的冷風,雖然許多親戚朋友離開的這個地方,但因為保留了這些土埆厝,每每親戚回到家,總能又說起每一個空間的記憶,以及這傳統建築工法的故事。

在這個社區裡還有另一個亮點「卡里善之樹」,由社區裡的傳統製傘公司結合了台灣原生苦練木標本結合七彩雨傘打造顏色繽紛的雨傘樹,並在巷子裡掛上許多顏色的傘成了熱門打卡點傘巷。

社區從產業到老屋,從過去到現在開始有了更完整的連結,這裡談的已經不再是彩繪,而是值得停留的原因,以及吸引著離開這裡的遊子,有了更多回家理由。

360°環景 360°icon
影片
改造前
改造後

版權 © 2018 老屋點灯-產業進駐老屋媒合平台 版權所有
回到頁首